搭载“神舟六号”遨游太空的中国画长卷《神州颂》昨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进行预展与研讨活动,以此迎接世博会,传播国画艺术。
据介绍,经文化部、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审定批准,由全国168位书画名家创作的《神州颂》于2005年10月12日搭载“神州六号”飞船一起腾空。
台前 全长90米,168位艺术家参与
《神州颂》中国画长卷全长90米,分人物卷、山水卷、花鸟卷三个画卷。人物卷包括56幅画,描绘了56个民族大团结的繁荣景象,象征着56个民族和谐、团结、进步;山水美卷包括56幅画,象征了祖国壮美锦绣河山;第三卷为百花园,56幅栩栩如生的书画,描绘了欣欣向荣的鸟语花香景色。由于是太空搭载,物品均按克计算。画卷上的每幅作品均高56厘米、宽39厘米,在同一尺幅内各具巧思。这168幅书画分别由国内168位知名书画家创作,另外画卷上还有杨利伟、费俊龙、聂海胜等三名宇航员的题字签名。
这168件作品虽非宏篇巨制,但小幅精品正是中国文化深刻内涵、意兴悠远的独特体现。画家人数之多,代表性之整齐,可称空前。仅从年龄段来看,既有德高望重、年逾耄耋的白雪石、秦岭云、张仃、崔子范、娄师白等前辈画家,也有朱乃正、张道兴、李宝林、杨之光等一大批名满海内外的中青年画家,更邀集了李奇茂、刘国松、江明贤、石虎等台、澳、港著名画家加盟。
幕后 画家命题创作,作品超重一倍
昨日,文化部文化艺术中心副主任、《神州颂》画卷总策划赵树栋专程来沪,揭秘当年创作的幕后故事。
“当时我们就想在‘神舟六号’上空时,能够搭载上体现文化科技的结合点。”
赵树栋称,当时遇到了三大瓶颈,“一是如何说服总装部批准搭载中国画。我们给出一个绝好的理由,火箭搭载中国画恰恰集中体现了中国四大发明——火药、指南针、纸和印刷术。二是如何组织创作。在2个月的时间,我们组织画家创作,其中70岁以上的艺术家20多位,完全是命题作文,谁擅长画什么,具体到画什么民族、什么山水。三是搭载重量。据说在国外一克重量的东西太空来回需要一万美金。我们虽然限定了纸张大小,168张宣纸重量为600克,但实际画完之后,超了一倍,是1200克。当时,总装部毅然决定搭载,还是冒了风险的。”
时隔5年,长卷《神州颂》来沪预展,赵树栋表示:“我有三个心愿,一是希望它完美、完整;二是希望它能被好好宣传,发挥作用,毕竟它不属于个人、单位,而是属于整个民族;三是希望收藏者能妥善收藏。”
报道链接:http://press.idoican.com.cn/detail/articles/20100112052A101/